关注我们

即将走进象牙塔的你 准备好了吗?

2013-01-06

  曾几何时,大学这座象牙塔是他们心底最坚实的支柱。他们想着,撑过这个没日没夜的六月,一切都会好的,一切也都会有的。高考终于结束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也终于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某一天等来了。高考得志的准大学生们满心欢喜,一遍一遍的想象着入学时候的热闹情景。但是,当兴奋渐远,烦恼悄然而至。

        从事事由大人作主到常常要自己拿主意,从由老师制订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到自己独立去适应新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方式,从中学时代的亲密好友到初入大学的孤独失落,大学新生面临众多的“心理丧失”。

        这种心理丧失所带来的挫折感往往困扰着大学新生。那么,怎样才能走出心理困境,走向成功呢?

  异地求学,一样精彩

        年年岁岁花相似,每一届大学新生里总有一批批异地求学的孩子。水土不服、远离亲人、饮食不习惯、环境陌生……这些都将是他们面临的第一挑战。

        那么,怎样在入学之前做好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工作呢?其实不管愿不愿意,人都是要长大的,长大意味着将要面对更多的变化,意味着要不断适应新的、更加复杂的环境。人的成长就是逐渐社会化的过程,只有不断尝试新环境和不同生活方式,才能积累丰富的阅历,为毕业之后迅速融入社会打好基础。准大学生们需要积极主动的迎接挑战,去适应新的环境,主动开放自己、关心别人,多参加了一些社团活动,并且积极地充当组织者,时间长了,陌生和孤独感自然随之而去。

        此外,如果不想让自己一上大学就慌了手脚,不妨在暑假里多向父母请教,亲自动手学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提前感受一下独立生活的甘苦。

        学会坚强和自立是迈入大学的首要一步,新的环境里有个执着上进的你,一样可以活的精彩!

        集体生活,从宽容开始

        “对于第一次寄宿学校的准大学生来说,宽容是必须的。”不少准大学生们即将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经历小集体生活,与室友共同度过不长不短大学四年。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面对来自五湖四海,脾气秉性、生活习惯不尽相同的室友,每个人都需要用宽容来搭建心灵互通的桥梁。

  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寝室同学关系不融洽引起的,家长平时要多提醒孩子在这方面注意,教育孩子处事时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理解和宽容是大一新生的首门“必修课”,这会让他们很快赢得朋友。

  大学,做我自己

   “大学是‘卧虎藏龙’的地儿,进了大学,我依然会是班里的‘高分王子’、老师眼中的‘宠儿’吗?”如此扪心自问的学生,估计不再少数。

        进入大学后,如何给自己准确定位?专家提倡准大学生们树立“做我自己”的意识,而非坚决执行“父母路线”。也没有必要强迫自己成为大学里的“高分王”,最重要的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并从中找寻自己的人生价值。家长应该多支持孩子独立的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在此基础上给他们补充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帮扶着孩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大可不必全盘包办,毕竟,未来的路需要他们自己去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