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广州日报】“铅衣人”每天受辐射八小时

2011-04-07

        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引发人们对辐射的高度关注。在广州,有一群都市“铅衣人”,他们的工作是拯救患者的心脏,却需要与X射线亲密接触,每天受辐射时间超过了八小时。昨天,记者走进永乐高ylg官网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探访这群“铅衣人”的故事。

工作:在X线照射下连续工作数小时

  下午三点半,一位76岁的阿婆被护士从第五导管室里推出。两个多小时前,她因心肌梗塞、心衰出现心源性休克,被家属紧急送到医院时,意识已经模糊,随时有生命危险。医院立即开通心血管病人“绿色通道”,将她直接送进介入导管室。医生开动大C臂X光机,动作迅速而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做造影查明梗塞位置,建立体外循环,放支架……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手术,她终于转危为安。

  X光机主要用于手术显影,就像是医生的眼睛。手术中,X射线发射源放置在床下,正对病人胸部,上方则是接收器。这意味着医护人员在手术中全程暴露在X射线的照射范围内。医生廖洪涛说,每次介入手术差不多要一个半小时,复杂手术最长需要三四个小时。通常在X线照射下连续工作4、5个小时,就相当于连续拍了1000多张X光片。

  “我们早上八点上班,一般要到晚上十点下班,有时病人多,甚至要忙到夜里一两点才能下班。”介入导管室护士长黄小梅说,能做介入手术的医生有四五十个,护士却只有17人,超负荷运转是常态。

  根据要求,导管室工作人员身上挂着一个蓝色的个人剂量计,每季度测量是否超标。手术室内还会有一块不到半平方米大小的铅板对医生的胸部进行遮挡,但在紧急抢救危重病人时,大家常常忘记进行防护。

装备:防护服重十公斤常要往返跑

  记者试穿了防辐射服,这是一套沉甸甸的无袖大褂,垂至小腿,再配上一条同样沉重、起到防护甲状腺作用的颈围。记者试着走了几步,感觉肩部被衣服压得生疼,腰也直不起来。

  “这套行头重量近十公斤,以前的老款更重,将近三十斤重。我们穿上做手术,一站就是一整天。”刚做完一台介入的心内科谭宁主任医师揉着腰苦笑着说,这里的医生护士都有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的职业病。下至小年轻,上至工作十几年的资深专家,平时都要佩戴一条保护腰带。即使是这样,在手术间隙,经常能看到医生们瘫倒在扶手椅里捶腰揉颈。

  娇小的护士们更威猛。她们常常要穿着这套行头在手术室和贵重支架保管柜之间健步如飞,跑几个来回去取支架。

  “病人需要放几个支架、要哪种型号的,手术时才能知道。跑一个来回就是一百米,有时放的支架多,几百米少不了。”黄小梅护士长笑说,大家就当是锻炼身体。

  在心导管室已经做了17年的护士袁静说,有一次,一名六十多岁冠脉三支病变的危重病人在扩球囊时突然心跳骤停,十几名医护人员当即轮流施展心脏按压,“穿着厚重铅衣,每个人按十分钟就会虚脱。”就这样,暴露在X光线下足足两个多小时,大家终于把这名已到“鬼门关”前的阿伯救了回来。

代价:一些医生白细胞低于常人

  “我们的男医生大多生‘千金’,大家说,这跟天天‘吃辐射’有关。”省心研所副所长张智伟教授说,由于长年累月受辐射,一些医生的白细胞也比常人低。有些人对射线格外敏感,科里有名女医生因此得了甲亢,他自己初入行时也曾因辐射过量得过肺炎。过去使用的旧型X光机对人体伤害更大。

  女医生刘媛已连续两年创下个人年介入导管手术千例的记录。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抢救中她时常根本来不及注重自己的防护,常在X线照射下连续工作4、5个小时,曝光量相当于给自己连续拍了1000多张X光片。初中三年级的儿子不仅自己煮饭,还时常给加班的妈妈煮面条。一位女性,为何工作起来如此拼命?刘媛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力来自对专业的热爱。”

苦恼:先心病报销拒绝介入手术

  介入手术并非只能给成人做。去年,仅省人民医院一家,小儿心脏病介入治疗就超过了千例。不过,人们对先心病介入手术的不了解,令医生们很苦恼。去年12月,广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广州番禺、潮州潮安两地试行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报销比例。

  “这对病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却限制病人只能接受开心手术。”省心研所副所长张智伟教授说,由于介入手术比心外科手术贵几千元,家长想补上差价,让孩子做介入手术,但被相关部门以“不符合政策”拒绝。目前湖南、江西、云南、广西、山西等地均允许病人自行选择是做介入还是开心手术,医生们希望广东也能从善如流。

 

文/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郝黎、张玲玲   摄影: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