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线索,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体检时(尤其是单位组织的集体体检),尿常规和大便常规往往被省略,“麻烦”、“没必要”是人们不做这两项检查的理由。医生提醒:这两个常规检查,既经济又有用,不应忽视。
尿常规:及早发现肾脏疾病
上周,张女士收到单位发下来的体检报告,结果显示“血肌酐”升高。经进一步检查,被诊断为“慢性肾病”,且肾功能已中度损伤。张女士不解:“我没有什么不适呀,怎么突然就得了慢性肾病?”
永乐高ylg官网肾内科主任史伟教授指出,在我国,慢性肾病已成为一种患病率高但知晓率低的疾病,广东18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2%。然而,肾脏疾病起病隐匿,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而体检遗漏尿常规则会错失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时机。“不少病人来肾内科首诊时,肾脏病已进入中晚期”。
史伟主任说:“很多人都以为体检时抽血查了肾功能,足以反映肾脏的健康状况,这是一大误区。当发现‘血肌酐’升高时,肾小球滤过率已丢失超过50%,也就是说,患者的肾功能已损失过半了。”
史伟强调,慢性肾脏病早期不注意防治,就会慢慢恶化,最终形成尿毒症。要早期发现肾脏疾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年做一个尿常规检查,检查费用只需30元左右,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出现蛋白尿或镜下血尿(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的血尿)。一旦尿常规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征象,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在尿常规检查中,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指标是否正常———
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损伤、尿路出血、肾出血等原因所致。
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提示泌尿道有感染性病变。
③尿蛋白:病理性蛋白尿多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及肿瘤等。
大便常规:消化道疾病的“照妖镜”
专家指出,大便常规非常有必要作为体检项目保留下来,因为大便是很多消化道疾病的“照妖镜”。大便常规主要检查以下几项———
1.大便性状。正常的大便应为圆柱形,较软,异常的形状包括太硬、太烂甚至黏液或水状。黏液稀便常见于肠壁受刺激或者发炎时,如肠炎、痢疾和急性血吸虫病等;黏液脓性血便见于细菌痢疾;酱色黏液便多见于阿米巴痢疾;水样、蛋花样便提示急性肠胃炎。
2.大便颜色。灰白色大便可能是由于结石、肿瘤、蛔虫等引起的胆道阻塞;黑色或柏油样大便常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红色大便则多是下消化道出血、痔疮、肛裂。
3.大便潜血。出现潜血的常见疾病包括肿瘤、溃疡、炎症性肠病、胆道疾病引起的出血等。大肠癌患者和三分之一的腺瘤患者会有定期出血的现象,因此,发现大便潜血阳性,要进一步做胃镜、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4.大便红白细胞。红白细胞增多说明肠道有炎症。
5.寄生虫。广东人爱吃鱼生,肝吸虫是广东高发疾病,大便可找出肝吸虫卵。
6.反映消化功能状态。大便如有大量脂肪滴或肌纤维,提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Tips:检查前一天勿食用过多的西瓜、西红柿、红肉火龙果,以免影响大便颜色。
Tips:
为了保证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检查前一天应避免高蛋白饮食,不要吃过多的海鲜、肉类、鸡蛋等;避免剧烈运动;发烧、有炎症者及月经期不能进行检查;检查的尿液以晨尿的中段尿为好,并在2小时内送检。
文/羊城晚报记者 胡菁 通讯员 郝黎 张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