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羊城晚报】健康视点:如何与抑郁症患者为伴?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01-25

                   受访专家: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 许明智

     他(她)时而哭哭啼啼,时而大发脾气,时而却闷不吭声……如果这样一个抑郁症患者恰好是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儿或者挚友,你应该怎样对待他(她)?是处处小心谨慎还是时刻呵护?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许明智在下文给出了答案。 

                                                     早期督促患者寻求专业规范治疗

    实际上,当一个人患上抑郁症时,通常不会被他(她)的同事和普通朋友发觉。“抑郁症患者看上去和正常人也没太大区别。他们受损的主要是职业能力,并没有断绝社会交往。在别人眼里,只会感觉患者家里可能出了什么事,心情不好,以至于工作难以完成。”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许明智说,抑郁症患者通常都不愿意让外人知道自己的异常,只有家人和亲友才会有所发现,如何相处的难题也是他们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及早发现问题,督促患者寻求专业帮助,早期干预治疗,是家人和亲友应该做的第一件事。”

    为什么不是先试着开导和安慰呢?很多时候,要说服患者求诊并非易事,而且是否达到抑郁症的程度也难判断。许明智说,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有三种:一是经过生化机制导致;二是由非理性思维所致;三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不同的人起病原因不同,解决的方式也不一样。有时要用药物、物理治疗,有时要用认知疗法,有时要用人际关系治疗等。在确定诊断、进行治疗之前,非专业人士的帮助效果不大。”

发病期引导平衡思维

    当患者情绪低落、不快乐、兴趣少、不愿出门或见人、觉得自己无价值、对前途绝望,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变化、体重下降、性功能失调等,就是进入医学上所说的抑郁症发病期。

    “这个阶段与患者的相处方式关键是要多鼓励、支持,引导平衡思维的建立。”许明智说,看到抑郁症患者无缘无故哭哭啼啼,或者闷不吭声,身边人常会感到不可理解。“这世上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他们以自己的想法度量抑郁症患者的心思,于是安慰变成了批驳和纠正:“你这么想不对……应该像我这样……”在消极性思维充斥着患者大脑时,这样的说法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可能激惹患者。与其忙着指出错误,不如耐心询问和倾听。“你现在是不是很痛苦?你刚才在想什么?能不能和我谈谈?让我帮助你来解决困难好吗?”当患者诉说时,引导他们多考虑积极的一面,找回成就感、愉快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由“不能”变成“我能”,自信由此产生,抑郁的情绪也会得到改善。

    同时,可以鼓励患者多外出运动,像散步、慢跑、游泳、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尤为适合。日常生活也要尽量安排得丰富一点,让他们做感兴趣的事情,做一次美容,换一个发型,看一场电影等等。甚至可以适当放纵,只要是有创意的、能带来快乐的都可以尝试。鼓励和督促他们参加社交活动,给他们做更合胃口的食物,都能帮助病情的改善。不过,不能打着关心的幌子批评教育,也不能把关心当成一切包办代替,否则对患者的信心可能造成更大打击。最好以民主的方式,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过,此时应激性或重大事情不要交给患者决定。

缓解期把患者当正常人,认识方式要扭转

    所谓缓解期,是指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到病前水平,症状消失,达到临床治愈。这个阶段的相处,许明智认为首要的是把患者当成正常人看待。“对患者而言,‘恢复正常’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支持。他们本就自视甚低,所以更加期望得到旁人肯定和认可。但若一直把他们看成病人,处处小心谨慎,反而是不信任的表现,不利于他们病情的巩固、维持和康复。”

    其次是预防复发。要帮助患者改变对事情的认识方式,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积极理性的心态,最好做一些自信心训练。当遇到大的、严重的生活事件时,与患者好好沟通,妥善解决,对病情的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许明智说,一般患抑郁的人要有所成就的欲望特别强烈,一旦目标实现不了,就很容易产生挫折感,从而引发抑郁症。

    就拿林先生为例,当初因为买了三套房后还款压力太大患上抑郁症,待他病情缓解后,又遭遇了卖基金后基金上涨少赚三万的困扰,情绪立即发生了波动。“面对这种情况,当然最好是及时找医生做心理辅导。不过,家人也可以劝导他‘现在房子升值,赚了几十万,不是比基金赚得还多?,‘如果钱都给你赚了,那别人还赚什么?‘让他明白成功不是必然,有所失也会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