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华南首例 | 应用准分子激光技术拔除永久电极并植入无导线起搏器

点击数: 审核者:宣传科 作者:刘洋 发布时间:2021-10-09

       起搏导线拔除是心脏介入领域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手术之一。近日,永乐高ylg官网心内科吴书林教授团队应用国际最先进的经静脉冷激光技术,成功为一名患者微创拔除了植入体内十余年的心脏起搏电极导线。 


       患者陈爷爷今年88岁高龄,14年前因病窦综合征植入了双腔永久起搏器。一直以来,他在起搏器的保护下过着正常人一样的生活。2016年,陈爷爷因起搏器电池耗竭更换了脉冲发生器,之后,他反复经历了起搏器的囊袋感染问题,多次清创处理无效。长久以来为其保驾护航的起搏器,现在却成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罪魁祸首。


       患者联系到心内科电生理团队薛玉梅主任。薛主任介绍,“起搏器相关感染可导致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威胁生命的隐患。要彻底解决该患者的感染问题,需要拔除永久电极”。拔除电极是一项操作难度大且风险极高的手术。在电极拔除过程中,可引起沿途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的撕裂、心脏穿孔和电极断裂等;电极表面的血栓、疤痕组织/赘生物等脱落又可导致栓塞并发症。况且陈爷爷是高龄患者,电极植入时间又长,同时合并冠心病、心房颤动、慢性肺病、肺部肿瘤手术史和卒中史等,手术风险比常人更高。 


       经电生理团队周密讨论,决定在杂交手术室为陈爷爷进行电极拔除术。手术当天,廖洪涛主任率刘洋医生与麻醉科、导管室、手术室和技术工程师建立了一个高效完备的多学科合作团队。在心外科、体外循环的保驾护航下,有条不紊地实施手术。廖洪涛主任首先切开了感染的起搏器囊袋,电刀分离纤维包裹的电极,置入锁定钢丝,应用准分子激光鞘一步步推进通过狭窄的血管,进而将已经发生严重粘黏的电极逐步安全游离。经过3小时的努力,两根与周围组织几乎全程粘黏的电极被成功拔除。“尽管使用了最先进的电极拔除装置,但是手术过程并不轻松。激光鞘每向前推送一步都异常艰难,几乎可以说是寸步难行。主要原因还是电极植入时间太久,感染导致电极与周围血管严重粘黏”廖洪涛主在任手术结束后说。 


20210927-1.jpg

拔除体外的电极导线。电极表面可见疤痕组织和血栓 


       据了解,本次手术是华南地区首次应用激光鞘技术拔除电极的病例。激光鞘治疗原理是通过远端能够发射激光能量的鞘管与激光发射装置相连,发射紫外激光进行切割导线周围组织。由于其损伤深度只有50um,组织温度仅44℃,通常可以安全的拔除电极。该项操作也需要完成一定病例的学习曲线,严重并发症与术者经验有着极为密切的相关性。 


       在移除感染装置后,新的起搏器植入时机和部位也是临床上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为避免再次感染风险,权衡利弊后,电生理团队为陈爷爷制订了心腔内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策略。无导线起搏器作为心脏起搏领域的一次飞跃性创新,无需植入起搏电极导线,也无需在胸部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脉冲发生器,因此避免了起搏器囊袋破溃或起搏导线磨损断裂引起的感染。在移除旧的起搏装置一周后,薛玉梅主任和廖洪涛主任一道经股静脉入路为陈爷爷植入了Micra无导线起搏器,整个手术仅用时半小时。术后陈爷爷恢复良好。 


20210927-2.jpg

Micra无导线起搏器放置在右室心尖部 


       心内科电生理团队在吴书林教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各项新技术,在治疗各种疑难心律失常病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福了大量患者,治疗水平处在在国内领先行列。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