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永乐高ylg官网(下称“省医”)迎来建院75周年。院庆学术活动现场,首任院长李廷安、第二任院长钟世藩的纪念铜像揭幕。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朱宏出席活动并致辞。
朱宏在致辞中表示,省医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的“排头兵”,始终瞄准国际前沿,紧贴国际发展战略,努力组建大团队、构筑大平台、实施大项目,不断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全面部署建设健康广东,打造卫生强省,推动构筑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着力打造国际医学中心,建设高水平医院。我省的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恰逢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希望省医立足新起点,担当新使命,始终牢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继续当好建设健康广东的“领头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排头兵”,积极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探索路径、提供经验,为推动广东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朱宏致辞
说起父亲 钟南山院士一脸骄傲
钟南山院士深情回顾了他与省医深厚的缘分。他表示,省医与自己的家庭渊源颇深,对省医很有感情。
在他10岁那年,一家人跟着父亲钟世藩坐救护车从贵阳到广州,第一个见到的就是著名公共卫生学专家李廷安。当时,李廷安是广州中央医院(省医的前身)的首任院长,钟世藩与另两位专家任医院副院长。
1948年9月,50多岁李廷安去世了,钟世藩接任院长。在钟南山院士的记忆里,父亲做院长时非常努力,非常尽力。
他特别提到一件事情。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一个人经常来家里坐,跟他父亲谈话。后来母亲廖月琴告诉他,那个人是当时国民党中央卫生部长,是来劝父亲带家人和医院的巨额资金,撤往台湾的。“我父亲坚决不同意,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在这儿,我地方就在这儿。’父亲带着全家守住了医院,守来了广州的解放。”钟南山院士回忆。
1950年7月15日,钟世藩将医院物资一一清点,移交给了解放军。长达410页的《1950年中央医院财产移交清册》里,一本书、一分钱,都写得清清楚楚。“当中有13万美元,相当于现在1300万元”,钟南山院士说。
“老一辈(医生)除了学术,就是想着为病人多做点事情。”父亲等老一辈医生医德品格,钟南山院士一直记在心里。“父亲到了退休时候,大家都劝他多休息,别工作了。他很伤心,觉得‘我没用了’。”钟南山院士说,那时父亲的眼睛很不好,他却每天泡在图书馆写《儿科疾病鉴别诊断》,用一块布蒙着一只眼,花了4年时间写了40万字,详细地讲解了如何从症状鉴别来诊断儿科疾病,一共出版了6版。更让钟南山院士感到钦佩和骄傲是,这本书首版获得了1800元稿费,父亲花了1000元买书送给学生学习,800元则送给帮他抄书的医生。“医生学好了,受益是病人。”
从父亲身上,钟南山院士学到了怎么对待事情,怎么对待医疗,怎么对待研究。“有一条特别重要,那就是讲话要根据事实,每一句话要有依据。”钟南山院士强调。
设立院长铜像传扬“省医精神”
省医党委书记周琳表示,进入新时期,在党建引领下,省医找准自身定位,瞄准国际前沿,对接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健康广东建设和深化医改大局,已全面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在省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新征程上,省医将与业界同道一起,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行稳致远,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广东实践中勇毅前行!
“回望75年前,一所中央医院在抗战的后方诞生,一栋两层三进的铁皮房里,医护人员用行动践行‘救死扶伤 服务人民’的理念;75年间,伴随共和国成长的脚步,省医已经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名列国内前茅、华南地区一流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活动中,省医院长余学清回顾了医院75年发展历程。
余学清表示,医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历任院长在医疗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决策及贡献。回望医院创立初期,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先驱者李廷安院长和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病毒研究专家钟世藩院长,不仅为我们阐释了何为医者风骨,更将“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高于一切”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为磅礴力量,为医院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精神长远影响着每一代省医人。
为了传扬“省医精神”,省医敬立李廷安院长、钟世藩院长铜像,并以两位院长的名字设立“李廷安奖”、“钟世藩奖”、“钟世藩青年创新奖”,期望通过奖项激励大家创新前行。
对此,钟南山院士表示非常感动,“这是对两位前辈及其家人的最大肯定与尊重。”他勉励大家学习老一辈医生的精神,不负盛世,做出成绩!
余学清介绍,医院将通过质量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文化昌院,朝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标扬帆远航。未来,该院将“跨出”东川路,启动黄埔新院区建设,形成以东川路为中心,黄埔、白云为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2008年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恢复挂牌,与省医合署办公。在“十四五”期间,省医将大力推进省医学科学院的平台建设,建立大团队、大平台,支持大项目,用3至5年的时间,完成一批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亮点。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