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是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的心血管防治与研究合作中心,是目前国内三大心血管病防治机构之一。吴书林所长是广东省卫生系统“九五”期间,“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学科带头人。1991年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至今已完成病例6000多例,成功率达95%以上。1999年他在国内率先使用心电三维电磁标测系统,对各种复杂心律失常进行精通电生理标测定位和指导射频消融治疗,现在每年消融治疗病人600多例,成功率达95%以上。
房颤发病率 无地域差
《医师报》: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房颤发病率有何差异?
吴书林教授:南方和北方的房颤发病率目前已经没有明显差别,既往在病因上有差别造成南北方房颤发病率不同,比如南方风湿性心脏病多一些,但现在随着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的逐渐下降,已经没有什么明显差异。
内外科治疗 抗凝贯彻始终
《医师报》:请您谈一下我国目前房颤治疗的基本策略。
吴书林教授:房颤治疗的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病因和诱因的治疗,房颤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诱因则包括饮酒、甲亢等等。二是房颤心室率的控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房颤患者都能转复成窦性心律,所以控制心室率对维持患者正常心功能非常重要,目前公认的心室率控制目标是静息状态下心率为60~85次/分,中度运动情况下为90~115次/分,医生可通过心室率控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心脏的扩大以及心衰发生。三是节律控制,即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节律控制一般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近年来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射频消融技术,其对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均能有效根治;药物治疗主要是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四是外科治疗手段,对于有需要搭桥或换瓣等外科指征的患者,医生可以在开胸直视下进行消融治疗。五是抗凝治疗,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非常重要,众所周知,房颤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于脑卒中的危险评估,我们可以采用2001年由美国制订的CHADS 2简单评估方法,C代表充血性心衰、H代表高血压、A代表年龄、D为糖尿病和S为既往脑卒中或TIA,除S记2分外其他危险因素均评为1分。如果CHADS2积分≥2分,那么该患者就需要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治疗应使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达到2~3,如果CHADS2小于2分,仅服用阿司匹林即可。现在争论的焦点是CHADS2 1~2分的患者应该如何接受抗凝治疗,2008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公布的抗栓治疗指南第8版建议,此类人群可采用华法林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抗凝治疗须贯穿于房颤治疗的始终。
窦律维持药 治疗选择较少
《医师报》:请您谈一下药物治疗房颤的前景如何?
吴书林教授:现在房颤药物治疗包括两种:一是控制心室率用药,二是转律及转律后维持窦律用药,后者又分为抗心律失常及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在现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只有胺碘酮能够较好地维持窦律,但患者长期服用有明显的副作用;所谓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抗炎药和他汀类药物。至于药物治疗的前景,总的来说,虽然药物在维持窦律方面的疗效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但大多数患者必须服用药物来维持窦律,我们寄希望于未来能研发出疗效更佳的药物。
射频消融 前景会更好
《医师报》:射频消融治疗的前景如何?房颤导管消融能如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上速一样普及吗?
吴书林教授:目前我国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在80%左右,非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成功率已达90%。在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或者慢性房颤病程超过5年以上的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也能达50%左右。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掌握这项技术的医生和收治的患者越来越多、手术的可操作性大大改善,比如大部分阵发性房颤患者只须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即可,手术仅需30分钟左右,我相信阵发性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在未来的5~10年内会有长足的进步。
医师报记者:张弗盈 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