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风湿免疫科】海阔天空任翱翔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02-27

 

 

 

 

 

                    

   作为国内最早、永乐高ylg官网最迟单独建科的风湿免疫专业,是目前国内外临床医学中最年青的新型边缘学科,尽管其在永乐高ylg官网发展史不到15年,但目前已发展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疑难性风湿免疫病和本专业各种疑难杂症诊治中心,已从嗷嗷待哺的“小鸟”成长为能傲视群雄的“雄鹰”!


    一、 发展历程
    成立于1995年的风湿免疫科,初始床位数6张,专科医师3人,由崔锦芳任科主任,年收治病人不足100人,年门诊量不足2000人。2002年搬迁独立成科,省医领导层慧眼引进科主任,从此拉开了省医风湿免疫科大发展的序幕。

                      

    张晓教授上任伊始,广泛调研,积极开拓进取,推行各项改革,挖掘各方潜力,积极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大家同心协力,献计献策,在医院领导大力支持和兄弟科室协助下,学科建设因此开始大踏步推进。

               

      对外扩宽交流。张晓认识到,井底之蛙难成大器,唯有视野开阔的雄鹰才能展翅翱翔。她加强对外学术交流,采取不断走出去和请进来方略,于2003年聘请国内最顶尖的风湿免疫学专家陈顺乐、董怡、唐福林、曾庆馀等教授为永乐高ylg官网风湿免疫专科特聘教授。并先后派出3名主治医师在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仁济医院进修学习。鼓励并促成科内2名主治医师顺利完成了在职研究生培养要求,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2003年9月成功举办第一届广东省继教学习班《风湿免疫病诊治进展》,2004年10月举办第一届国家级继教学习班《疑难风湿免疫病诊治进展》,2006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佛山疑难风湿病诊治论坛》,2007年成功承办中国医师协会组织的《关节病诊治进展》广东地区巡讲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大型学术会议,如美国风湿病年会、欧洲风湿病年会、亚太风湿病年会、中国风湿病年会、华夏风湿病会议、广东省风湿病年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年会、中华内科学会年会及广东省内科学会年会等学术活动,2003-2008期间,大会特邀专题演讲26次,大会论文宣读25次(国外2次),壁报交流35次,投稿112人次。近5年全科共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著5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


       对内苦练内功。积思广益,集体讨论制定了风湿免疫科各单病种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操作规程(SOP),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修订这些SOP,形成了具有我科特色的各种风湿免疫病诊治优势。严格执行每2周1次的全科读书报告会、每周1次专科医师培训讲座、参会者及时进行国内外重要会议精华汇报、每周1次疑难或典型孤儿病例讨论制度。严抓教学质量,建立了教师备课、试讲及课后考评制度,严格执行实习医师、内科培训医师、专科进修医师入科上岗前的培训制度,在指导下级医师临床实践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启发式思维、示教、带教和监督。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注意不断改进我们的讲授技巧。

            
       坚持积极开展创新式专科检查和专科操作技术。1993年,开展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和类风湿因子(RF)定性检查。1995年,开展抗ENA系列抗体定性检查。1998年,开展抗核抗体系列、抗ENA系列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的半定量检查。2000年,开展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和抗心磷酯抗体(ACA)的定性检查。2003年未始,陆续开展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指标检测,包括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环瓜氨酸蛋白抗体(抗CCP)等;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相关指标,如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A)等。近期将开展抗-GP1、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等检测新项目。2004年始开展影像学检查CT、MRI和B型超声检查在脊柱关节病变早期诊断中运用研究,明显促进了骨关节病的诊断,特别是其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于2003年率先在国内开展骶髂关节局部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及在华南地区开展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2006年开展唇腺活检术和肌肉活检术,并与病理科合作开展肌病免疫检查,明显提高炎症性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效率。2008年独立开展肝活检和肾活检术。下一步我们将开展病变血管、神经活检术。现开展的各项专科有创操作(骶髂关节局部活检、肾活检、肝活检术、肺活检术、关节腔穿刺、唇腺活检、皮肤活检、肌肉活检等)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都很有帮助。每次诊断性检查的完善,都显著促进我科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

       风湿免疫科在不断追求诊断和早期诊断率提高的同时,始终如一地不断探索更好、更新、更有效率的治疗方法。早在2003年初就开始进行了一系列主流方案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期筛选并优化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另外,我们在国内较早尝试风湿免疫病治疗模式的改进,如多靶点治疗、生物制剂的靶向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探索性工作。正是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广,使得我们的风湿免疫病治疗水平较同行们大大提高,同时明显减少了治疗过度和治疗不足问题存在,从而显著提高我们病人的生活质量。


                     

      近10多年来,经过全科全体医护员工的不断努力和积极进取,本专业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已建立起高起点、有过硬专业技术和科研素质、富有生气的专业化队伍,有理由相信随着专科业务的不断发展,本专业队伍和整体水平将不断壮大和提升。目前风湿免疫专科医师8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3人,拥有硕士学位4人,正主任医师、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3人(其中2人具有主任医师资格),主治医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正编床位26张,加床5张。专科门诊诊间4个,年门诊量45,000人次,年住院诊治病人数近1200人。年门诊量和住院收治病人数均位于全国前列。本学科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先进的风湿免疫病诊治中心之一,是卫生部最先批准的国家级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培训教育基地和临床药物验证基地,并已成为国内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的十大中心之一。

      二、专科特色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进取,已形成一套别具特色、高效诊断和治疗风湿免疫病的标准操作规程,其影响力不断显现,成功诊治的疑难风湿病病人遍及泛珠三角地区五省,乃至全国各地,部分来自海外,临床诊疗水平已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受到国内外同行的瞩目。擅长医治各种疑难骨、关节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反应性关节炎、成人斯蒂尔氏病、骨质疏松等),难治性重症红斑狼疮(如狼疮脑、狼疮肾、狼疮肺等)和重症血管炎(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氏肉芽肿、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显微镜下多动脉炎、白塞氏病、过敏性紫癜、冷球蛋白血症),以及各种难治性结缔组织病如干燥综合征、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以张晓教授为核心的科室团队致力于临床诊治经验的积累与创新,已建立起多种疑难风湿免疫病的最优化诊断和治疗方案,其中多靶向治疗,生物制剂的特异靶向治疗,病变部位的有效药物介入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可以适应不同风湿免疫病病人需要,真正做到治疗方案个体化、最优化、经济化和药物副作用的最小化,明显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使得我科风湿免疫病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三、科研和学术地位
      学科要持续发展,离不开科研投入及其成果的推广。近年来我们结合本院、本科室科研基础及特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我科的科研主要方向确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高压及肺间质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学、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及局部治疗学、以及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等临床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亦明显提高我科在国内学术地位,显著提升了我科科研实力。

      2001-2008年期间,我们完成各类科研基金资助课题15项,现在研国家级、省级科研基金立项课题7项,2008年我们应邀参加了全国仅有的三项风湿免疫病专业的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中的二项课题,足以说明我专科整体水平已得到国内同行认可。总科研经费100多万。目前全科共发表论文、论著共150余篇,SCI收录4篇。
      我科临床和科教研诸方面的软实力在国内明显提升,亦反映在我科有很多同事在各级学术机构和学术期刊担任职务。张晓,留学澳洲及加拿大做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兼职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中青年委员、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风湿病分会常委。《中华风湿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和《循证医学杂志》编委;石韫珍副主任医师曾任广东省风湿病分会委员。董光富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内科学会中青年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南六省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协作委员会委员。2003始任《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特邀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委和《中华实用医学杂志》常委编委。崔阳副主任医师任广东省医师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

       回眸历程,令人鼓舞,永乐高ylg官网风湿免疫科业已取得了跳跃式发展,整体水平已跃升至国内前列。展望未来,全科医护人员更加信心百倍,必将促使学科发展更上一层楼,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文/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