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人体抗击乳腺癌转移的“第一战”发生在哪里?广东医生找到了答案,首次发现……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10-31

        乳腺癌是危及女性健康的头号恶性肿瘤。乳腺癌发生局部转移后,会给治疗增加难度和变数,也影响患者的生存。


        转移是如何发生的?乳腺癌在人体内“攻城略地”的路线是什么样的?免疫系统与肿瘤细胞的“第一战”发生在哪里?精准地锁定“战场”后,能否召唤“援军”,用己方最小的代价,最终彻底切断乳腺癌的转移之路?


        为了破解肿瘤微环境的奥秘,世界各国的医学科学工作者正在进行科研攻关,希望为临床治疗不断提供更精准的指引和帮助。而单细胞研究为乳腺癌研究引入新的视角。


        10月28日,一个好消息传来:由永乐高ylg官网外科乳腺科主任廖宁教授作为第一作者的《乳腺癌原发灶、前哨淋巴结和转移淋巴结的单细胞转录谱研究》,被第十七届全国乳腺癌会议、十七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上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


        研究结果表明,前哨淋巴结是肿瘤浸润和免疫反应的初次“交锋之地”,其中部分T淋巴细胞表现出抗肿瘤活性,而其余T淋巴细胞则呈现衰竭状态。


        这一研究也从分子层面解释和证实了乳腺癌“保腋窝”手术的价值。现有研究发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相比,患者术后5年和10年生存结果相似,而前者带来的“保腋窝”手术会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微信图片_20221031152315.jpg

微信图片_20221031152326.jpg

微信图片_20221031152330.jpg

▲廖宁教授在第十七届全国乳腺癌会议、十七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上进行全体大会口头报告


        此外,廖宁教授团队的另一篇论文《高、低或不表达Her2乳腺肿瘤的临床和体细胞突变特征》也在本次会议上入选今年“中国乳腺癌重要临床试验成果”。该论文此前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BMC Medicine(2022年影响因子/中科院JCR分区:11.150/Q1)上发表。


        从患者的困惑出发   一位临床专家的坚持和探索


微信图片_20221031152335.jpg

▲近年来,廖宁教授探索乳腺癌精准外科高精尖技术,开展机器人辅助乳腺癌手术,提升手术精度,减少创伤,加速康复。


        近年来,廖宁教授率领省医外科乳腺科团队推进精准筛查、精准诊断、精准手术、精准康复,倡导对乳腺癌采取全方位全程管理,从而助患者“活得更久、更好、更美”。


        笔者获悉,《乳腺癌原发灶、前哨淋巴结和转移淋巴结的单细胞转录谱研究》的研究成果,源于廖宁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对“保腋窝”手术和精准手术的思考。


        廖宁教授介绍,乳腺癌的“保腋窝”手术是精准乳腺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该手术的理论依据在于,乳腺癌通过淋巴道、淋巴结进行转移,只要对乳腺癌转移的第一站或者第一组淋巴结进行病理活检,证实其没有发生转移,那么在它之后的淋巴结发生转移的几率较低。


        如果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证实,前哨淋巴结没有肿瘤转移,那么就无需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从而缩小手术范围,减少创伤,还能避免后者导致的淋巴水肿、上肢活动障碍等并发症。


        “我们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依据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仅清扫前哨淋巴结的患者,术后五年和十年的生存率与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相似,但两者的生活质量不可同日而语。”廖宁说。


        然而,有一些患者对“保腋窝”依然心存担忧:“只切除前哨淋巴结,到底能不能挡住乳腺癌的转移?”也有同行质疑:“前哨淋巴结活检有没有找准,对肿瘤转移是不是该‘宁枉勿纵’?”


        廖宁希望能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指导手术的开展。


        另一方面,现有少量研究提示了乳腺癌原发病灶及其区域淋巴结中免疫细胞的类型浸润情况的差异,但缺乏关键性转移的第一站也就是前哨淋巴结的免疫状态评估。


        “我们在思考一系列问题:乳腺癌癌细胞是如何从原发灶,到前哨淋巴结,至转移淋巴结?在这一区域转移过程中,淋巴结host局部免疫系统面对癌细胞的侵袭,做出了如何反应?”廖宁教授说,在这一过程中,乳腺癌原发灶、前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正常淋巴结中,各类型免疫细胞的数量、浸润情况和转录状态,又是一致的吗?这些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她率领团队经过多年探索,特别是采用了新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后,终于找到了答案。


微信图片_20221031152348.jpg


        抗癌“微战场”战况激烈    歼灭“首犯之敌”可控肿瘤转移


        运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研究者们揭示了抗癌“微战场”激烈复杂的战况,有的免疫细胞“士兵”被肿瘤细胞打败后,甚至会助纣为虐。


        研究显示,乳腺癌原发灶、前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正常淋巴结中的各类型免疫细胞的数量和转录状态是不一致的。其中,起到重要抗癌作用的细胞毒性T细胞(CD8+)和辅助T细胞(CD4+)均大量集中于前哨淋巴结和转移淋巴结,尤其是前哨淋巴结处,且呈现为两种主要的转录状态。


        “在前哨淋巴结里,这两种T细胞发生了关键性的变化:一部分与肿瘤原发灶相似,打个比方,就像免疫细胞‘士兵’在与肿瘤细胞敌人的交战中被打败并‘叛变’了;一部分则与正常淋巴结里的同类T细胞相似,属于即将投入战斗的‘预备队’。”廖宁教授解释,这意味着,乳腺癌癌细胞从原发灶,到前哨淋巴结,至转移淋巴结这一区域转移过程中,前哨淋巴结可能是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首次交锋的位置。


        廖宁教授介绍,由于本次研究中的原发灶、前哨淋巴结和正常淋巴结的免疫细胞比例变化,在早前该团队已发表的4种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队列中得到验证,因此可以证实前哨淋巴结在不同亚型的乳腺癌中都属于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第一战场”。


        “因此,前哨淋巴结的摘除抑制了肿瘤细胞的转移途径,这也就证实了前哨淋巴结清扫的价值。” 她解释,在“第一战场”歼灭“首犯之敌”,能够事半功倍地控制肿瘤转移。要做到这一点,借用军事学概念,就需要广泛动员“预备队”,例如增加正常CD8+和CD4+细胞数量,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来犯之敌。而这是研究者下一步的攻坚方向。


微信图片_20221031152355.jpg

微信图片_20221031152359.jpg

▲永乐高ylg官网外科乳腺科廖宁教授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这一研究团队成员为永乐高ylg官网廖宁、李焯辉、曹莉、任重阳、莫小霈、温灵珠、李凯、王钰雷、张宇尘、李英子、吕姣怡、曹芳蓉、罗玉婷、和瑞基因陈燕花、李红蕊、吴佳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陈小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查尔斯·巴尔奇、洛杉矶雪松西奈医疗中心阿曼多·朱利亚诺等。


        研究成果已于今年9月2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乳腺癌》(Breast Cancer)在线发表。


微信图片_20221031152404.jpg

▲论文截图,标题为《乳腺癌原发灶、前哨淋巴结和转移淋巴结的单细胞转录谱研究》


        单细胞研究有何神通?从一个细胞了解生命的奥秘


        为什么单细胞研究能揭示乳腺癌转移的奥秘?


        细胞是人体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成人体内约有120万亿个细胞,它们具有同一套遗传信息,却因不同的表达产生了个体差异,最终塑造并影响生命体的健康。


        廖宁教授介绍,从一个细胞入手去了解生命的奥秘和疾病的发生机制,这就是单细胞研究的基本思路。2009年,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横空出世,促生了单细胞研究领域的百花齐放。


        单细胞测序是通过NGS (“下一代测序技术”的英文缩写,又称高通量测序技术)技术检查来自单个细胞的序列信息来发现细胞的差异,并更好地了解单细胞的功能。


        在获取样本组织后,科研人员先将组织或体液中的细胞群分离成单个细胞,再对提取基因进行一定倍数扩增,再展开测序,最终获取细胞异质性等关键信息。


        由于人体细胞的平均直径只有10-20微米,如何从组织中分离和抓取这么微小的细胞,并提取基因进行倍增,堪称“步步惊心”,也使得该技术自2018年至今已经两次摘取《自然》杂志的“生命科学领域年度技术”桂冠。


        借助单细胞RNA(转录组)测序技术,科研人员已经开展免疫细胞多样性、疾病发生机理、肿瘤异质性,以及寻找新药物靶点等研究。


        全球名医“周三见”   国际MDT为疑难病例寻求诊疗最优解


        乳腺癌并非成人“专利”,7岁孩子也会中招!近日,在永乐高ylg官网外科乳腺科主任廖宁教授发起的“周三见”国际乳腺癌多学科会诊(MDT)上,为了给一个极为罕见的神经分泌性乳腺癌病(又称“幼年性乳腺癌”)找到诊疗“最优解”,专家们各抒己见。据文献检索显示,迄今全球仅报告了89例神经分泌性乳腺癌病例。


        由廖宁教授发起的这个“周三见”乳腺癌基因分子会诊平台,汇聚了全球乳腺癌临床指南的制定者、三阴乳腺癌顶级专家等全球乳腺癌领域的“大咖”。粤港澳大湾区知名乳腺中心也积极参与,逢周三晚六点到八点在线上举行,已经举办了多年。


        名医们的真知灼见,不仅为许多疑难病例的诊疗指点迷津,也让“旁听”的年轻医生开拓眼界、加速成长。


        每周三的上午,到廖宁教授门诊就诊的病人可以申请参与“周三见”,目前受益病人范围已扩大到粤港澳大湾区。


微信图片_20221031152414.jpg

▲扫码可观看“周三见”国际乳腺癌会诊平台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